|
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 / 作者:孫惟信 |
壽花戴了。
山童問、華庚多少。
待瞞來、又怕旁人笑。
況戒臘、淳熙可考。
大衍之用恰恰好。
學易后、尚一年小。
謝屐唐衣眉山帽。
薰風送下蓬島。
生巧。
呂翁昨夜鐘離早。
又曾參、兩個先生道。
又也曾偷桃啖棗。
百屋堆錢都不要。
更不要、袞衣茸纛。
但要酒星花星照。
鶻笑到老。
|
|
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解釋: 詩詞《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是宋代孫惟信所作,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壽花戴了,山童問華庚幾歲。不知如何回答,既想隱瞞,又擔心被人嘲笑。何況這個壽辰是在臘月,年號是淳熙。大衍歷法運用得剛剛好。后來學了易經,只過了一年而已。謝屐唐衣眉山帽,被薰風送到蓬島上。生命的巧妙之處。昨晚呂翁敲鐘離得很早。還曾經與兩位先生討論過。還曾偷桃啖棗。百屋堆滿財富也不要。更不追求權勢和美好的衣服。只需酒和花星閃照。鶻笑到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主人公四十九歲的生活和心態。壽花戴在頭上,山童詢問華庚多少歲,但他不知如何回答,并且不自覺地感到困擾和羞恥。他又在反思自己過去一年的學習經歷,謝謝自己得到的禮物,感嘆逝去的時光。他也提到了與兩位前輩的討論和自己偷偷享受的樂趣。最后,他表達了對辭去官職、不追求財富和地位,只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并且希望自己可以愉悅地歡笑到老。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四十九歲的壽辰為背景,通過描繪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展示了對生命的思考和態度。詩中的主人公面對山童的詢問,感到瞞報年齡的斟酌和心理壓力,這一細節展示了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困惑和矛盾。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學習經歷和財富追求的態度,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最后,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對干擾與束縛的抵制,追求內心的歡樂和悠閑。整首詩意境深遠,言簡意賅,反映出宋代士人對塵世的追求和內心的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