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呂與叔觀藉田三絕 / 作者:張舜民 |
南薰門外禾千畝,觀稼亭前柳四垂。
茭芡滿盤新熟酒,年年裝點早秋時。
|
|
和呂與叔觀藉田三絕解釋: 《和呂與叔觀藉田三絕》是宋代詩人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薰門外禾千畝,
觀稼亭前柳四垂。
茭芡滿盤新熟酒,
年年裝點早秋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田園風光的場景,表達了農民對豐收的喜悅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豐饒的農田和豐收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方大地上一片千畝禾田的景象,展示了農田的廣袤和豐收的景象。首句“南薰門外禾千畝”,描述了一片南方大地上廣闊的禾田,給人以豐盛和富饒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觀稼亭前柳四垂”,描繪了亭前垂柳的景象,給人以恬靜和寧和的感覺,與禾田的豐收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農田的繁榮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茭芡滿盤新熟酒,年年裝點早秋時”,描繪了收獲的季節和農田中豐收的場景。茭芡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滿盤新熟的酒意味著豐收的果實,而“年年裝點早秋時”則表達了這樣的喜悅景象每年都會如期而至。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農田的豐收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贊美了自然和農民的勞動。
這首詩在形式上采用了七絕的格律,每句四個字,行云流水,節奏韻律優美。在意境上通過簡潔的描寫創造出了生動的田園景象,給人以美好、寧靜的感覺。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農田豐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的贊美,展現了宋代田園詩的特色和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