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日大難 / 作者:張舜民 |
去日滔滔似易得,來日藐藐若大難。
一日且作一日調,百年莫作百年看。
晉侯竟爾見新麥,楚王更要食熊蹯。
勿輕白發翁,勿恃青楊質。
物壯則老矣,其壽不可必。
嵇叔夜,郭景純,今般人物如何人,皇天何不留逡巡。
|
|
來日大難解釋: 《來日大難》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去的日子如滔滔江水一樣容易獲得,而未來的日子卻像一場重大的災難般微不足道。我們應當珍惜每一天的光陰,而不要只看重百年的輝煌。晉國的侯爵親自去看新長出的麥苗,楚國的王室甚至要吃熊掌。不要輕視白發蒼蒼的老人,也不要只看重年輕人的英俊。事物在壯盛之時已經開始老去,人的壽命也無法預測。像嵇叔夜、郭景純這樣的人物,今天又有哪些人能夠相媲美呢?天地為何不停下腳步思量。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對人生、光陰和命運的思考為主題,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性。詩中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現實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擔憂。作者通過引用歷史典故和人物,強調了人的命運和壽命的無常性,以及對年長者和年輕者的態度應當平等和尊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比較,呈現了人生的無常和光陰的短暫。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過去與未來、一日與百年、物壯與老矣等,以突出詩人的思考和疑慮。通過引用晉侯和楚王的故事,詩人暗示了權力和財富的無常和虛幻性。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歷史人物的懷念和對天地的疑問,凸顯了人生的無奈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明快的節奏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獨特見解,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