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 / 作者:張舜民 |
聞說長安苦戴星,公家無補祇勞形。
每思肥羜心先寫,今見淮山眼自青。
豈乏尋常將漕輓,好留人物為朝廷。
四明久已無狂客,欲問天工乞箳篂。
|
|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解釋: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是一首宋代張舜民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長安苦戴星,
公家無補只勞形。
每思肥羜心先寫,
今見淮山眼自青。
豈乏尋常將漕輦,
好留人物為朝廷。
四明久已無狂客,
欲問天工乞篳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將領鞠十二朝被派往漕運工作的情景。長安是指當時的宋朝首都,"苦戴星"意指被任命為將領的艱辛。詩中表達了將領們為國家付出努力,卻得不到實質回報的無奈感受。詩人提到自己時常思念家鄉的豐美田園,但眼前看到的是淮山,表示漕運地區的景象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看到的淮山已經長滿了綠色。詩中還提到了將領們辛勤工作的形象,以及他們留下的傳世之物供朝廷欣賞。最后兩句讓人感受到了時光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遷,四明曾經有許多文人墨客,但現在已經無人問津,詩人略帶感慨地表示自己想要尋求天工的奇跡,希望得到箳篂(一種樂器)的指導和啟示。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將領們為國家辛勤工作的辛酸和無奈之情。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漕運地區的景象和將領們的辛勞,同時也映射了社會的變遷和文化的衰落。詩中的"肥羜"和"淮山"形象鮮明,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豐美田園的思念和對漕運地區環境的觀察。最后兩句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但卻意味深長,讓人聯想到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以及詩人對美好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詩構思巧妙,感情真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