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大岯 / 作者:張舜民 |
東郡韓延壽,黎陽李魏公。
一時推豈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見狎鷗翁。
|
|
登大岯解釋: 《登大岯》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大岯山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過去英雄人物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郡韓延壽,黎陽李魏公。
一時推豈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見狎鷗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大岯山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首先,詩的前兩句“東郡韓延壽,黎陽李魏公”是在提及過去的英雄人物,他們分別是韓延壽和李魏公。這兩位英雄人物被視為推崇的典范和榜樣,作者想起他們時不禁感慨萬分。
接著,詩的下兩句“一時推豈弟,累代想英雄”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人物的推崇和敬仰之情。這里的“一時推豈弟”意指當時的人們都推崇他們,視他們為兄長般的存在。而“累代想英雄”則表明這種敬仰之情已經延續了幾代人,代代相傳。
接下來,詩的下兩句“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描繪了大岯山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在這座山上感受到的強烈情感。這里的“草木芳菲”意味著山上的植物茂盛繁花似錦,而“山河感慨中”則展示了作者在這美景之中所感受到的情懷和思考。
最后兩句“但逢川上客,不見狎鷗翁”則表達了作者的遺憾之情。這里的“川上客”指的是來到河邊的游客,而“狎鷗翁”則是指曾經在這里常見的水鳥。作者遺憾地表示,盡管有游客的到來,卻再也看不到以前常見的水鳥了。
整首詩通過對大岯山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過去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對美景的感慨。同時,作者也通過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時光變遷和物是人非的感嘆,體現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遺憾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