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時事戲作 / 作者:張舜民 |
少年辛苦校蟲魚,晚歲雕蟲恥壯夫。
自是諸生猶習氣,果然紫詔盡驅除。
酒間李駕皆投筆,地下班揚亦引車。
惟有少陵頑鈍叟,靜中吟撚白髭須。
|
|
感時事戲作解釋: 詩詞:《感時事戲作》
朝代:宋代
作者:張舜民
少年辛苦校蟲魚,
晚歲雕蟲恥壯夫。
自是諸生猶習氣,
果然紫詔盡驅除。
酒間李駕皆投筆,
地下班揚亦引車。
惟有少陵頑鈍叟,
靜中吟撚白髭須。
中文譯文:
年輕時辛勤讀書如同捕魚捉蟲,
年老后卻羞于耕耘大事。
原來這些學生們都有相同的習氣,
果然紫宸(指皇帝)的命令將他們驅散。
在酒宴上,李駕(指李太白)也放下了筆,
在地下,班揚(指班固)也推車而去。
唯獨有個少陵(指杜甫)頑固而愚鈍的老人,
靜靜地吟詠,輕輕地拈弄著他的白胡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事變遷的感慨。首先,詩中描述了年輕時努力讀書的學生形象,比喻為辛苦捕魚捉蟲,表達了他們朝氣蓬勃、辛勤奮斗的精神。然而,當他們步入晚年時,卻感到羞恥于參與重要的政治事務,只是忙于瑣碎小事,形容為雕蟲小技,暗示他們的志向和抱負受到了挫折。
接下來,詩中提到紫宸的詔書將這些學生們驅散,紫宸指的是皇帝,暗示政治權威的干預導致了這些學生們無法發揮才能,他們被迫放下了書本,轉而從事瑣碎的工作。
繼續詩中提到在酒宴中,李駕(指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也放下了筆,班揚(指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也離開了崗位,這些都是象征著文人士大夫們不愿涉足政治的態度。
然而,詩中提到了少陵(指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他被描繪為一個頑固而愚鈍的老人,但他獨自一人安靜地吟詠,拈弄著白胡子。這里表達出少陵對于時事的冷漠,但仍然保持了他自己的獨立和堅持。這似乎是作者在表達對于那些被時代所迫而放棄追求的人們的思考和思念。
整首詩通過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事和社會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不同文人士大夫對待政治的態度和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