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魏文貞公舊莊 / 作者:張舜民 |
破屋居人少,柴門春草長。
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
|
|
過魏文貞公舊莊解釋: 《過魏文貞公舊莊》是張舜民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破屋居人少,
柴門春草長。
兒童不識字,
耕稼鄭公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經過魏文貞公舊莊的情景。莊園的房屋已經破舊,很少有人居住,門前的草從春天開始就一直長得很茂盛。莊園里的孩子們不識字,卻在鄭公莊里辛勤地耕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貧困而樸素的鄉村景象,展示了農村生活的艱辛與普通人民的勤勞。通過破舊的房屋和長滿春草的柴門,表達了莊園主人的衰落與冷落,形成了一種與時光流轉相對比的對比效果。兒童不識字的描述,也凸顯了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的匱乏。
然而,盡管環境艱苦,詩中所提到的鄭公莊的人們依然堅持辛勤耕作。這種堅持和勤勞的精神反映了農民的自強不息和對生活的執著追求。作者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農民生活的贊美和對艱辛生活的思考,傳遞出一種樸素而真實的情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農村貧困生活的一面,同時也傳達了對勤勞和堅持的贊美。它向讀者展示了鄉村的樸素美和人民的堅毅精神,引發人們對社會不公和教育問題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