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范寬小景 / 作者:張舜民 |
對鏡傳神了不殊,峴山黃落數峰孤。
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圖。
|
|
跋范寬小景解釋: 《跋范寬小景》是宋代張舜民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對鏡傳神了不殊,
峴山黃落數峰孤。
既能咫尺成千里,
何必吾家十幅圖。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首先提到了鏡子,稱其能夠傳達出人物形象的生動神情,但并不稀奇。接著,他以峴山黃落寥寥幾座孤峰為例,表達了自然景觀的簡約之美。最后,他提出了一個反問,認為既然能夠通過繪畫將近在咫尺的景物表現得宛如千里之遙,為何還需要他家里的十幅圖畫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思考。首句描繪了鏡子傳神的能力,但作者認為這并不稀奇,因為鏡子只是將人物形象反射出來,并不能超越實際。接下來,作者通過描繪峴山黃落的景色,表達了自然界的樸素之美,與前句形成對比。最后一句則以反問的方式,提出了一個觀點:既然繪畫可以創造出超越現實的景象,為什么還需要真實的圖畫呢?這句話暗示了藝術的力量和表現的可能性,以及對于藝術創作的思考。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表達,引發了讀者對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的思考。作者以鏡子和自然景觀作為對比,突出了藝術表現的獨特性和力量。同時,通過反問的方式,詩人對藝術的價值提出了疑問,暗示了藝術創作的無窮可能性。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藝術的獨到見解,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藝術與現實、表現與真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