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盤嶺遇張復鄉人 / 作者:張舜民 |
馬頭已匝三千里,故國輕拋二十年。
一片青山雙鬢白,長盤嶺下見鄉人。
|
|
長盤嶺遇張復鄉人解釋: 這首詩詞《長盤嶺遇張復鄉人》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馬頭已匝三千里,
故國輕拋二十年。
一片青山雙鬢白,
長盤嶺下見鄉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離家鄉、經歷了長期離別后重逢的場景。詩人在長盤嶺下遇到了一個叫張復的鄉人,詩人的心情由此引發了對故國和家鄉的思念與回憶。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離故國已有二十年之久的感慨,以及在長途跋涉后重逢鄉人的喜悅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寥寥數語,展現了詩人對于鄉愁和家鄉的深情追憶。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第一句,“馬頭已匝三千里”,描繪了詩人長途跋涉的辛勞和漫長的旅程。馬頭已經走過了三千里的路程,形容了詩人離故國的遙遠距離。
第二句,“故國輕拋二十年”,表達了詩人離開故國已有二十年之久。詩人輕描淡寫地提到了這段漫長的時間,但通過“輕拋”這個詞,傳遞出詩人內心對于離鄉別井的痛苦和思念。
第三句,“一片青山雙鬢白”,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歲月流轉和衰老之感。青山象征著生機和青春,而雙鬢白發則意味著時光的不可逆轉和歲月的磨礪。
最后一句,“長盤嶺下見鄉人”,描寫了詩人在長盤嶺下偶然遇到了一個鄉人張復。這個重逢引發了詩人對于家鄉的強烈思念和對往昔歲月的回憶。長盤嶺下成為詩人與鄉人相見的場景,也象征著離鄉漂泊后的歸宿和情感寄托。
整首詩以簡潔、質樸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離鄉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時間、自然和人物形象的運用,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鄉別井的艱辛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