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行 / 作者:張舜民 |
曉辭洛水濱,暮宿河之涘。
四野漫漫不見人,竟日止能行數里。
渾然天地為一色,渭水南北復何似。
五陵鷹犬爭合圍,十宅管弦初熱耳。
連宵耿耿照鬢發,迎馬點衣猶未已。
但得來年春麥熟,暫困泥涂復何恥。
農夫南畝未厭多,卻入長安作泥滓。
|
|
大雪行解釋: 《大雪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告別洛水邊,
黃昏宿落河之濱。
四野荒涼無行人,
一整天只走幾里。
天地渾然成一色,
渭水南北又何似。
五陵鷹犬爭圍攻,
十宅管弦初熱耳。
整夜不眠照鬢發,
迎馬點衣仍未已。
只盼明年春麥熟,
暫時困泥滓又何恥。
農夫南畝未厭多,
卻進長安作泥滓。
詩意:
《大雪行》描繪了一個農夫的艱難旅程。詩中的主人公離開洛水,黃昏時到達河邊。整個旅途中,四野荒涼,幾乎看不到行人,只能走幾里路。天地間一片蒼白,南北的渭水也無法相比。在長安的五陵之地,鷹犬爭斗,管弦樂聲初熱鬧。整夜不眠,燈火照亮了他的白發和衣衫。他希望明年春天能夠收獲成熟的麥子,暫時忍受泥濘的困境也不會感到羞愧。盡管農夫的土地還很多,但他卻進入了長安城,成為了城中的污泥。
賞析:
《大雪行》通過描繪農夫的旅途和所面臨的困境,展現了農民階層的艱辛生活和社會地位的低下。詩中的景象凄涼而荒涼,強調了農夫在旅途中的孤獨和艱辛。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農夫的處境與大自然相結合,表達了對農民勞動的贊美和同情。詩中的長安城象征著權貴和繁華,與農夫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社會階層的不公和農民的辛酸命運。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樸實,用詞質樸自然,表達了農夫的真實感受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詩中的對比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藝術性。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宋代農民的辛苦與無奈,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