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赦 / 作者:張舜民 |
擊鼓填街道,傳聲過水濱。
國嚴三歲祀,恩洗萬方春。
舟檝隨南斗,衣冠拱北辰。
嶺南并嶺北。
多少望歸人。
|
|
宣赦解釋: 《宣赦》
擊鼓填街道,
傳聲過水濱。
國嚴三歲祀,
恩洗萬方春。
舟檝隨南斗,
衣冠拱北辰。
嶺南并嶺北,
多少望歸人。
中文譯文:
敲擊鼓聲填滿了街道,
傳遍水濱的諧音。
國家莊嚴地舉行三歲祭祀,
恩澤洗滌著萬方的春天。
船只隨著南斗星移動,
衣冠整齊地向北辰鞠躬。
嶺南與嶺北相連,
有多少期盼歸家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舜民所作,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和平的盛世景象。詩中通過描述擊鼓聲在街道上回蕩、傳遍水濱的情景,展現了國家的繁榮與安定。"國嚴三歲祀"表達了國家莊嚴地舉行三歲一次的祭祀,象征國家興盛與昌隆。"恩洗萬方春"則傳達出國家的恩澤如春雨一般滋潤著萬民,讓人感受到國家的仁政與人民的幸福。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船只隨著南斗星(即北斗星)的指引而航行,表達了人們的行動與追求與天象的互動之美。"衣冠拱北辰"則表達了人們的儀態莊重,向著北辰(北極星)鞠躬表示敬意,體現了人們對道德規范和禮儀的尊重。
最后兩句"嶺南并嶺北,多少望歸人"則描繪了嶺南和嶺北地區的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懷著對家鄉的思念與歸心之情。這里展現了人們對家園的眷戀與渴望,體現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國家的繁榮和人們的歸鄉之情,表達了對和平、繁榮和家國情懷的贊美。同時,詩中運用了音韻的巧妙安排,使得整首詩在表達意境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美感和韻律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