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善堂 / 作者:張舜民 |
春風長萬物,棘子猶卷然。
及至華實稠,已悲霜露先。
功隨四時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設身常舍旃。
|
|
思善堂解釋: 《思善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風長萬物,棘子猶卷然。
及至華實稠,已悲霜露先。
功隨四時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設身常舍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春風的力量和生命的無常。詩人觀察到春風吹來,萬物復蘇,象征著生命的力量。他注意到花蕊剛剛蓬勃發展時,霜露已經降臨,預示著美好的事物往往短暫而易逝。
詩人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深思人生的無常和功過得失。他認識到人的功業如同四季的更迭,會逐漸消逝,而不會等待人們完全實現自己的抱負。因此,他建議人們應該超越功利,設身處地,常常舍棄物質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人生哲理。春風長萬物的描繪傳遞了生命的力量和復蘇的希望,但緊接著描述了花蕊剛剛綻放時就被霜露侵襲的情景,強調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詩人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功業的短暫性。他認為人們應該擺脫功利的束縛,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超越物質欲望的境界。他提倡設身處地,常常舍棄物質欲望,追求內心的滿足和高尚的品德。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同時提出了對于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物質欲望的建議。這種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哲理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