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上烏 / 作者:張舜民 |
城上烏,山頭月,幾點殘星滅不滅,營中角聲鳴咽咽。
戰馬嘶,征人發,堂上雙親垂白發,閨中少婦年二八。
爺牽衣,兒抱膝,東鄰西鄰哭聲一,道上行客腸斷絕。
|
|
城上烏解釋: 《城上烏》是宋代張舜民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城上的景象,表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傷痛。
以下是《城上烏》的中文譯文:
城上烏,山頭月,
幾點殘星滅不滅。
營中角聲鳴咽咽。
戰馬嘶,征人發,
堂上雙親垂白發。
閨中少婦年二八。
爺牽衣,兒抱膝,
東鄰西鄰哭聲一,
道上行客腸斷絕。
這首詩以城上的烏鴉和山頭上的明月作為開篇,描繪了戰爭時期的夜晚景色。詩中的烏鴉和殘星都是夜晚的象征,它們的存在傳遞出一種無法磨滅的希望和堅韌。然而,營中傳來的角聲卻鳴咽不斷,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悲痛。
接著,詩人描述了戰馬嘶鳴和征人出征的場景,以及堂上年邁的雙親和閨中年輕的少婦。這種對家庭的描寫呈現出戰爭對人們生活的沖擊和破壞。爺爺牽著自己的衣袖,孩子抱著膝蓋,周圍的鄰居們也發出傷心的哭聲,道路上的行人們心碎地絕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景象,通過對戰爭的描寫和對人們遭受痛苦的描繪,表達了對戰爭的痛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詩中的意象和情感共鳴,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爭帶來的破壞和人們的痛苦,呼吁人們珍惜和平,反對戰爭的殘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