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 / 作者:王令 |
提壼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說歸。
坐怪鳥聲皆有取,靜于人事益知非。
已嫌世濁胡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
為語夷齊既甘餓,可能分我首陽薇。
|
|
春日解釋: 這首詩詞《春日》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日清晨,酒館中喧嘩聲不絕,只有我一個人獨自呼喚酒。杜宇在樹梢上喧鬧,只是在說著歸巢的事。我坐著思索,覺得這些鳥兒的鳴叫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人們的紛擾世事卻顯得無足輕重。我已經厭倦了這個世俗的濁氣,為什么還要與之混在一起呢?能夠守待一片清凈的心境已經很少了。如果我能夠用夷齊(指古代倭寇)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我寧愿餓死,也愿意與這個世界分離。
詩意:
《春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世繁雜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詩人在春日的清晨,坐在酒館中,感嘆著人們為名利而忙碌的喧囂,而自己卻獨自呼喚酒。與此同時,樹上的杜宇喧鬧著,詩人卻在思索這些鳥兒的鳴叫是否也有其意義。詩人認為人世的紛擾與鳥兒的叫聲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清凈心境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擺脫世俗的濁氣,守待一片清凈,甚至表示寧愿用不被世人理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也不愿與這個世界繼續混雜。
賞析:
這首詩以春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酒館中喧囂和杜宇鳴叫的描繪,突出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詩人通過對比人世紛擾和鳥兒鳴叫的差異,表達了對繁雜世事的不屑和對清凈心境的追求。詩中的“已嫌世濁胡為混”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這個世界喧囂不堪的厭倦之情,而“能待河清固已稀”則暗示了守候清凈的心境已經很少見。最后兩句“為語夷齊既甘餓,可能分我首陽薇”,展現了詩人寧愿用不為人理解的語言表達自己,也不愿與世俗繼續交融的堅定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追求,通過對人世喧囂和鳥兒鳴叫的對比,以及對清凈心境的渴望,展現了詩人對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寧靜的思考和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