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秋 / 作者:王令 |
歲事荒涼冕易悲,西風日夜弄寒威。
秋來寡婦尤勤織,誰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顏隨節換,空看落葉倚風飛。
從來最是悲秋者,況是悲秋客未歸。
|
|
悲秋解釋: 《悲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悲秋
歲事荒涼冕易悲,
西風日夜弄寒威。
秋來寡婦尤勤織,
誰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顏隨節換,
空看落葉倚風飛。
從來最是悲秋者,
況是悲秋客未歸。
譯文:
秋天的事物荒涼,變故令人悲傷,
西風吹過日夜間不斷帶來寒意。
秋天來臨,寡婦們尤其勤于織布,
因為她們的丈夫還未歸來,誰來給她們做衣物呢。
我常常擔憂自己衰老的容顏會隨著季節的變遷而改變,
只能空看著落葉被風吹飛。
從古至今最悲傷的季節當屬秋天,
更何況是悲秋的游子還未歸來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而悲傷的秋天景象,以及在這個季節中一位未歸的游子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秋天的冷寂、西風的凜冽、落葉的飄散等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季節變遷和離別的憂傷之情。
詩中的寡婦象征了等待歸來的人們,她們勤于織布,希望能為遠行的親人做衣物,展示了他們對歸鄉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而詩人自己則常常擔憂自己衰老的容顏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他只能無助地看著落葉隨風飄散,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追憶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和對離別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孤獨,以及對時光流轉不息、人事易變的感慨。這種對秋天的悲傷和對未歸的游子的思念,與詩人自身的情感融為一體,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厚的憂傷情調,展示了王令對人事無常、歲月易逝的深切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