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樗高操 / 作者:王令 |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原校:遠者以為梁,或者爭以柱。
就而睨之,曾無事於欂櫨。
嗚呼木乎,其我於遠者歟。
|
|
樗高操解釋: 《樗高操》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崇崇北丘,山上有棵樗樹。
從遠處看,它被認為是一座梁,或者爭論它是一根柱子。
靠近一看,它實際上只是一棵普通的樹木。
唉,這棵木頭啊,我和遠處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詩意:
《樗高操》以描述一棵普通的樗樹為主題,通過對樹木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樗樹被遠處的人們誤認為是梁或柱子,但實際上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樹木,這里蘊含了一種對于現實與幻想、表象與本質之間的思考。作者呼喚著這棵木頭,表達了自己與遠方的人并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彰顯了一種超越形式和表象的共通性。
賞析:
《樗高操》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卻通過對一棵樗樹的描寫,引發了人們對于自然與人的關系、現實與幻想的思考。詩中的樗樹被遠處的人們誤解,暗示了人們常常在表象之上止步,無法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作者通過對木頭的呼喚,表達了自己與遠方的人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通性傳遞了一種超越表象和形式的智慧。整首詩構思簡潔,言簡意賅,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于人與自然、人與世界關系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