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和秘校 / 作者:王令 |
野客從誰忽解顏,樂聞高論厭樊間。
致身富貴時寧少,仕道功名古亦艱。
好說青山從我老,當分白日與君閑。
扁舟聞說明朝別,何日音書可到山。
|
|
送和秘校解釋: 《送和秘校》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客從誰忽解顏,
樂聞高論厭樊間。
致身富貴時寧少,
仕道功名古亦艱。
好說青山從我老,
當分白日與君閑。
扁舟聞說明朝別,
何日音書可到山。
詩意:
這首詩是作者王令送別朋友秘校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朋友離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境遇和仕途的思考。王令表達了自己對閑適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對功名富貴的冷淡態度,以及對友誼的珍視。他期待能夠與朋友在山間共度晴日,但也感慨音信難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首句“野客從誰忽解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意外和失望之情。接下來的兩句“樂聞高論厭樊間,致身富貴時寧少”表達了作者對于閑適自在的生活和追求高尚思想的向往,對功名富貴的冷淡態度。這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官場權力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仕道功名古亦艱,好說青山從我老”表達了作者對仕途和功名的看法。他認為在歷史上,追求功名是艱難的,而他更希望能夠在青山之間過上安逸自在的晚年生活。
最后兩句“當分白日與君閑,扁舟聞說明朝別,何日音書可到山”表達了作者對與朋友共度晴日的期待,同時也表示了對音信難達的無奈之情。作者希望朋友能早日來信,以便能夠共同在山間度過美好時光。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人生和理想生活的思考和向往,展現了宋代士人獨特的情感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