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上曲 / 作者:王令 |
逆口不唱當時歌,當時笑聲與曲和。
忍目不視當時字,當時字寫當時意。
當時意斷字空存,縱有前歌不忍聞。
樓憑西北欄干暖,病眼看天淚瘴昏。
望望行云迷笑電,曉夢依稀有時見。
只眉聚綠眼揉紅,猶似臨歸別時面。
秋夜遲遲夜燈短,翠被孤眠不成暖。
舊時笑月不長圓,如今愁看月空滿。
武陵幾欲尋歸路,桃花迷人不知步。
霜余芳草不成青,暮鴻飛入斜陽去。
|
|
樓上曲解釋: 《樓上曲》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樓上曲
逆口不唱當時歌,
當時笑聲與曲和。
忍目不視當時字,
當時字寫當時意。
當時意斷字空存,
縱有前歌不忍聞。
樓憑西北欄干暖,
病眼看天淚瘴昏。
望望行云迷笑電,
曉夢依稀有時見。
只眉聚綠眼揉紅,
猶似臨歸別時面。
秋夜遲遲夜燈短,
翠被孤眠不成暖。
舊時笑月不長圓,
如今愁看月空滿。
武陵幾欲尋歸路,
桃花迷人不知步。
霜余芳草不成青,
暮鴻飛入斜陽去。
中文譯文:
樓上的曲調
逆口不唱當時的歌曲,
當時的笑聲與曲調合一。
忍心不看當時的字句,
當時的字句寫盡當時的意境。
當時的意境斷了,字句空存,
即使有前面的歌曲也不忍心去聽。
依靠著樓上的西北欄桿取暖,
病眼眺望天空,淚水如霧瘴般昏暗。
眺望行云時常迷失笑聲與電光,
黎明時的夢境依稀有時可見。
只是眉毛聚集綠意,眼睛揉擦紅暈,
依然像當初臨別時的容顏。
秋夜拖延,夜燈漸短,
翠色的被子孤獨地無法取暖。
過去的笑月不再圓滿,
現在愁眼只能看到空蕩的月亮。
武陵山上,曾多次尋找回歸的路,
桃花迷人,不知踏出多少步。
霜后余香草木不再青翠,
傍晚的大雁飛入斜陽遠去。
詩意和賞析:
《樓上曲》通過描述一段過去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失落情緒。詩中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困頓。
詩中的"逆口不唱當時歌"表達了詩人逆來順受的心態,不敢喚起過去的回憶和情感。"當時意斷字空存"指出詩人的情感已經斷絕,而文字只能空洞地保存著當時的意境。"樓憑西北欄干暖,病眼看天淚瘴昏"描繪了詩人憑借樓上的欄桿取暖,并以病眼望天,淚水如霧瘴般昏暗的景象,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痛苦。
詩中還通過行云、笑電、夢境等形象描繪,展示了詩人對過去的模糊回憶和遙遠的幸福的向往。然而,現實中的眉毛、眼睛等細節描寫帶來了對現實的沉重和無奈。
最后兩句以武陵山、桃花和霜后余香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迷茫和對青春逝去的無奈。最后一句描述了暮鴻飛入斜陽的景象,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
整首詩以憂愁、無奈和對過去的追憶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寂寞而憂傷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令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通過對景物的獨特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憂傷和對人生的思考,引發對生命和時光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