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之田贈王介甫 / 作者:王令 |
南山之田兮,誰為而蕪。
南山之人兮,誰教墮且。
來者何為,而往者誰趾。
草漫靡兮,不種何自。
始吾往兮無耜,吾將歸兮客吾止。
要以田兮寄我治,我耕淺兮谷不遂。
耕之深兮石撓吾耒,吾耒撓兮耕嗟難。
雨專水兮日專旱,借不然兮穎以秀。
螟懸心兮螣開口,我雖力兮功何有。
然不可以已兮,時寧我違而我無時負。
|
|
南山之田贈王介甫解釋: 《南山之田贈王介甫》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山上的田地啊,為何被荒蕪。
南山上的人們啊,誰讓你們墮落。
來者是為何事,去者是誰的足跡。
草長得那么茂盛,若不種植又是自然的結果。
起初我前往田地時沒有耒(農具),
如今我即將返回,作為客人停留下來。
我原想通過耕作來養活自己,
但我種植的農作物淺淺的,收成不如意。
深耕之后,石頭撓壞了我的農具,
我的農具被撓壞了,耕作變得困難。
雨只下在水地上,陽光只照耀干旱處,
借不來那樣的好天氣,莊稼才能茁壯成長。
莊稼受到蟲害,螣蛇張開大口,
雖然我努力,但我的勞動成果微不足道。
盡管如此,我不能放棄,
時刻警惕自己,不違背時機,避免遭受損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農民在南山上從事農耕的艱辛為主題,表達了農民對于農田的熱愛和對農耕生活的渴望,同時也展示了農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挫折。
詩中的南山田地荒蕪,南山人墮落,表達了作者對于農田荒廢和人們放棄農耕的擔憂和不滿。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種田經歷,揭示了農民艱辛努力的現實,暗示了農耕生活的艱難和不易。
詩中的草長得茂盛,卻沒有種植,折射出人們對于自然豐饒的浪費和不珍惜。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于農田收成不如意的失望和無奈。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繪了自己的勞動受到石頭和蟲害的干擾,表現出農民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然而,詩人并不放棄,盡管努力的成果微不足道,仍然時刻警惕自己,不違背時機,避免遭受更多的損失。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景象和農民的心境,通過生動的描寫和隱喻,傳達了農民辛勤勞作、面臨困難的艱辛與堅持的精神。它既表達了作者對農田荒廢和農耕生活現狀的憂慮,也體現了作者對于農民勞動精神的贊美和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