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蘭 / 作者:王令 |
曉折寒蔬野圃間,荒林深處有芳蘭。
世無賢士紉為佩,猶有幽人日取餐。
|
|
蔬蘭解釋: 《蔬蘭》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晨采摘寒冷的蔬菜,于野外的農田間,
在荒涼的深林中,發現了一叢芬芳的蘭花。
世上雖然沒有人將它們作為賢士的飾物佩戴,
但仍然有些幽居的人會在日常生活中采摘它們作為餐食。
詩意:
《蔬蘭》通過描繪清晨采摘蔬菜和發現野生蘭花的情景,表達了平凡之中蘊含的美好和寧靜。詩人通過對蔬菜和蘭花的對比,反映了世間的價值觀和追求,并通過幽居者取用蘭花作為餐食的形象,強調了生活中的簡樸與自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采摘蔬菜和發現蘭花的場景,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蔬菜和蘭花作為自然界的代表,承載了平凡與高尚、樸素與美麗的雙重意義。詩中的“寒蔬”和“荒林”與“芳蘭”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蘭花的珍貴和難得。
詩人通過“世無賢士紉為佩”一句,表達了對社會價值觀的反思。紉為佩是指將蘭花作為飾物佩戴,象征高潔和品德。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往往忽視了那些隱藏在平凡之中的美好。盡管如此,仍有幽居之人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欣賞這些細微之美,以蘭花作為一種日常的食物,表達了他們對簡樸生活和自足的追求。
整首詩詞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與人的關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它呼應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簡樸的思潮,體現了王令詩歌的特點和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