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束丈 / 作者:王令 |
卓鄭簪裾密作林,相如貧病強來臨。
藜羹才飽無他志,肉食餓充有媿心。
死馬偶能逢市骨,濫竽常恐負知音。
古來一飯皆論報,何日王孫遂有金。
|
|
謝束丈解釋: 《謝束丈》是宋代王令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卓鄭簪裾密作林,
相如貧病強來臨。
藜羹才飽無他志,
肉食餓充有媿心。
死馬偶能逢市骨,
濫竽常恐負知音。
古來一飯皆論報,
何日王孫遂有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王令面對貧困和挫折的心境。卓鄭簪裾密作林,指的是在鄭國(相傳卓文君的故鄉)的郊外,王令戴著簪子,身穿單薄的衣裳,獨自站在茂密的樹林中。相如貧病強來臨,相如是戰國時期的詩人,他在貧困和疾病的困擾下,依然保持著堅強的生活態度。藜羹才飽無他志,表示作者只滿足于簡單的藜飯,沒有其他的志向。肉食餓充有媿心,指的是即使飽食肉食,也會感到內心的羞愧和不安。死馬偶能逢市骨,意指就算是遇到機會,也只能得到一些殘破的骨頭。濫竽常恐負知音,表達了作者常常擔心自己的琴藝不能得到賞識和理解。古來一飯皆論報,說明歷來對于給予食物的恩德都會有回報。何日王孫遂有金,表達了作者對于能夠獲得財富和地位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王令的貧困和挫折感。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歷史典故,詩中流露出一種深刻的思考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作者通過對自身處境的抒發,表達了對物質貧乏和社會地位的渴望,同時又反思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詞句,刻畫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使讀者能夠對其境遇產生共鳴。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一面,也體現了王令作為一個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生活的描摹和表達,該詩詞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展示了作者對現實的觀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