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廬山者居訥 / 作者:王令 |
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
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亦為佳客下。
余雖昔所聞,相見今乃乍。
愛期語言好,超絕忽世跨。
馬舁就其居,燈火共清夜。
惜不見其壯,已老吁呵訝。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無價。
臨別更何論,共是忘言者。
|
|
贈廬山者居訥解釋: 《贈廬山者居訥》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納公匡廬老,
詩句整以雅。
標韻樂天淳,
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
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
亦為佳客下。
余雖昔所聞,
相見今乃乍。
愛期語言好,
超絕忽世跨。
馬舁就其居,
燈火共清夜。
惜不見其壯,
已老吁呵訝。
高才可施用,
售世嗟無價。
臨別更何論,
共是忘言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令贈送給居訥的作品。詩人以廬山為背景,表達了對居訥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表達了詩人對居訥的敬愛之情。納公和匡廬都是指廬山,詩人將居訥與廬山相提并論,彰顯了他在文學修養上的卓越和高雅。
接下來的兩句“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贊揚了居訥的詩才純正、不愿迎合時尚,堅守自我、不屈從于世俗的禮儀。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居訥的生活環境和詩人與他的相聚。居訥所居之地遠離喧囂的城市,能夠享受清閑和寧靜。盡管廬山的山路崎嶇險惡,但居訥依然是一個受人喜愛的客人。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居訥的懷念和感嘆。詩人說自己雖然早已聽聞居訥的才情,但直到今天才有幸相見。他欣賞居訥的辭章之美,覺得他的才華超越了時代的界限。然而,詩人也感嘆時光荏苒,居訥已經老去,不再年輕壯麗,令人感嘆不已。
詩的結尾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居訥才華的贊嘆,認為像他這樣的高才能夠施展才華,但卻無法以金錢衡量其價值。最后兩句“臨別更何論,共是忘言者”表明詩人對分別的無奈和無法言盡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居訥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才華出眾的友人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