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熱 / 作者:王令 |
土燥木根焦,禽窮自拔毛。
龍遺赤日走,天避火云高。
虎懼千山熾,鯨憂四海熬。
風微不飽腹,蟬亦為身號。
|
|
苦熱解釋: 《苦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土燥木根焦,
禽窮自拔毛。
龍遺赤日走,
天避火云高。
虎懼千山熾,
鯨憂四海熬。
風微不飽腹,
蟬亦為身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炎熱的景象以及由此帶來的動物和自然界的困境。詩中用意象來表達炎熱的程度,以及受到炎熱影響的生物的痛苦和焦慮。
賞析:
《苦熱》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出酷熱天氣對自然界的殘酷影響。首兩句"土燥木根焦,禽窮自拔毛"描述了土地干燥,植物干枯,甚至鳥禽因為炎熱而自發拔毛。接著的兩句"龍遺赤日走,天避火云高"表達了炎熱的強烈,龍不得不躲避灼熱的陽光,天空也因為高溫而形成遮蔽的云層。
接下來的兩句"虎懼千山熾,鯨憂四海熬"表現了動物們在炎熱的環境下的困境。即使是強大的虎也害怕山林的高溫,龐大的鯨魚也憂心忡忡地面對四海的高溫。
最后的兩句"風微不飽腹,蟬亦為身號"表明即使微風吹來,也無法給人們帶來涼爽,蟬也因為高溫而發出響亮的鳴叫。
整首詩以極簡的語言揭示了炎熱天氣對自然界的破壞和動物們的苦痛,給人以深深的觸動。通過這種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對動物生存困境的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