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草 / 作者:王令 |
平時已多病,春至更蹉跎。
惡土種花少,東風生草多。
客愁渾寄淚,野思不堪歌。
獨有詩心在,時時一自哦。
|
|
庭草解釋: 《庭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王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院里的草地,平日里已經長滿了病態的植物,而到了春天,時間更加消逝。惡劣的土壤不適合種植花草,但東風吹來,卻生長了許多野草。我這客人心中憂愁沉重,寄托了無盡的眼淚,野外的景色令我無法歌唱。唯獨我的詩心還在,時刻自我吟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庭院中的景象,通過對草地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庭草的生長狀況象征了平日生活的困頓和死寂,而在春天到來時,東風吹拂,野草卻頑強地生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作為客人,心中充滿了憂愁和思念之情,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歌唱。然而,唯獨詩心依然存在,成為作者自我抒發情感的出口。
賞析:
《庭草》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庭院中的景象,通過對草地的對比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中的庭院草地象征了平凡的日常生活,病態的植物和惡劣的土壤顯示了一種死寂和困頓的氛圍。然而,春天的到來帶來了東風和野草的生長,為詩中的景象注入了一絲生機和希望。
作者以客人的身份出現,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憂愁和無奈。他的心情沉重,寄托了無盡的眼淚,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歌唱。然而,作者堅信自己的詩心依然存在,成為他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詩詞以簡約的筆觸勾勒出作者內心的獨白,表現出一種堅持和執著,同時也傳遞了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信念。
《庭草》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深刻抒發,通過對庭院景象的寫照,表達了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困境和對內心世界的尋求。整首詩樸素而真摯,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感悟和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