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寄黃任道 / 作者:王令 |
蒿萊日日沒幽居,時得新詩亦自娛。
為有遠懷希稷高,或時飛夢見唐虞。
久諳末俗難謀道,益厭庸兒妄問儒。
絕筆斷弦無意寄,笑將遠目睨清虛。
|
|
奉寄黃任道解釋: 《奉寄黃任道》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蒿萊日日沒幽居,
時得新詩亦自娛。
為有遠懷希稷高,
或時飛夢見唐虞。
久諳末俗難謀道,
益厭庸兒妄問儒。
絕筆斷弦無意寄,
笑將遠目睨清虛。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王令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居住在幽靜的地方,每天度過平淡的生活。他時常創作新詩來自我娛樂。他的心懷遠大,渴望追求高尚的道德和價值觀,有時候甚至在夢中見到了唐朝和虞舜的景象。
然而,作者深知末世的浮躁和俗氣,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追求道德和真理。他漸漸對那些庸俗之人妄自尊大地談論儒家學問感到厭煩。面對這樣的局面,他決定斷絕與世俗的聯系,不再寫作和演奏音樂,也不再有意寄托于外界。他輕笑著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清虛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的幽居和自娛展現了作者追求內心寧靜和個人興趣的態度。他懷念過去的偉大時代,用希稷高(指偉大的帝王)來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然而,現實的庸俗和儒家學問的低落使他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詩的最后,作者決定放棄與世俗的紛擾,不再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選擇以笑容和遠目的姿態來面對清虛的境界,這是一種超脫和寬慰的表現。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高尚理想與世俗的沖突和反思,展現了他追求清靜和超越塵世的意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