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仲連辭趙歌 / 作者:王令 |
秋風起兮天寒,壯士醉酒兮歌解顏。
螳螂何怒兮轍下,蟻何斗兮穴間,紛擾擾兮誰者則賢。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壓兮雕椽。
生則役兮弗系念此,禍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則古矣。
彼秦且帝兮,連有蹈東海而死耳。
|
|
魯仲連辭趙歌解釋: 《魯仲連辭趙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起兮天寒,
壯士醉酒兮歌解顏。
螳螂何怒兮轍下,
蟻何斗兮穴間,
紛擾擾兮誰者則賢。
井方崩兮治隧,
屋且壓兮雕椽。
生則役兮弗系念此,
禍至而知悔兮,
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
今則古矣。
彼秦且帝兮,
連有蹈東海而死耳。
譯文:
秋風起,天寒;
壯士們飲酒,歌唱解顏。
螳螂為何憤怒,卻跌落在車轍下;
螞蟻為何爭斗,卻在穴中相爭;
紛紛擾擾,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賢者?
井塌倒了,仍然修隧道;
房屋壓垮了,卻還雕刻檐梁。
生活時不牽掛這些事,
災禍降臨才懂得后悔,
但身體已然消逝。
陶、唐、虞、夏,
現在已經成為過去。
那個秦朝的帝王,
不斷地征服東海而死。
詩意:
《魯仲連辭趙歌》通過描繪一系列生活中的景象和寓意,表達了對壯烈死亡和歷史滄桑的思考。詩中秋風寒冷、壯士醉酒歌唱的場景,反映了壯士們不畏艱險、豪情壯志的精神風貌。螳螂跌落車轍、螞蟻相爭穴中,以及井塌屋壓的描寫,象征著紛爭和災難,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最后,詩人提到了古代的帝王陶唐虞夏以及秦朝的帝王,強調了歷史的更迭和人事的消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比喻的手法,抒發了作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深思。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既有壯烈的英雄形象,也有微小的生活瑣事,以及歷史滄桑的變遷,形成了一幅生活與歷史的圖景。通過對比和對照,詩人展現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以及歷史的無常和殘酷。整首詩情感深邃,意蘊豐富,給人以思考和觸動,展示了王令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