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山堂 / 作者:王令 |
豁豁虛堂巧架成,地平相與遠山平。
橫巖積翠檐邊出,度隴浮蒼瓦上生。
春入壼觴分蜀井,風回談笑落蕪城。
謝公已去人懷想,向此還留召伯名。
|
|
平山堂解釋: 《平山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豁豁虛堂巧架成,
地平相與遠山平。
橫巖積翠檐邊出,
度隴浮蒼瓦上生。
譯文:
寬敞的虛堂巧妙地建造完成,
地面平坦與遠山平齊。
橫臥的巖石上積聚著翠綠的青苔,
跨越山隴,浮現在蒼瓦之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名為"平山堂"的建筑。詩人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這座建筑的贊美和謳歌。詩中描述了虛堂寬敞的格局,地面與遠山齊平,給人一種開闊和平和的感覺。橫臥的巖石上長滿了翠綠的青苔,似乎在告訴人們這座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具有與山水相得益彰的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平和、寬敞的建筑景象。詩人運用景物的描繪,將建筑與自然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向往和贊美。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寬廣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自然與人類建造物相互交融的美感。
詩中提到的"謝公"和"召伯"是指兩位歷史人物。"謝公"指的是謝安,謝安是東晉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聞名。"召伯"指的是召公,召公是春秋時期的史書人物,他以德行高尚、治理有道而聞名。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這兩位先賢的懷念之情,并將他們的名字與這座建筑聯系起來,彰顯了對先賢思想和道德風范的敬仰和傳承。
總之,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座寬敞、平和的建筑,并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贊美。通過與歷史人物的聯系,詩人傳遞了對先賢思想和道德的敬仰。這首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美好社會和傳統價值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