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雜興 / 作者:高登 |
垂老飄零萬里余,肌膚瘦盡鬢毛疏。
皇恩若許歸山去,豆地雖存不解鋤。
|
|
病中雜興解釋: 《病中雜興》是宋代詩人高登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雜興
垂老飄零萬里余,
肌膚瘦盡鬢毛疏。
皇恩若許歸山去,
豆地雖存不解鋤。
譯文:
在疾病中的雜念
年事已高,身形頹廢萬里余,
皮膚消瘦,鬢發(fā)稀疏。
如果皇恩允許我回山去,
即使家中的豆地還在,我也無力耕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高登在病榻上的心境和困頓之感。他描述了自己年事已高,身體衰弱,形容自己老態(tài)龍鐘,皮膚消瘦,鬢發(fā)稀疏,顯示了時光的殘酷和歲月的無情。他感嘆自己已經(jīng)到了生命的末期,對于生活的無奈和無力感充滿了詩中。
詩的第三、四句中,作者提到了皇恩,表示他曾經(jīng)受到皇帝的恩寵,有機會離開宮廷回歸山野生活。然而,由于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十分虛弱,即使心愿得到滿足,也無力去耕種家中的豆地。這里的豆地可以被視為作者曾經(jīng)的家園,也象征著他失去的一切。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身體和心境,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考和對未來的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病中的憂傷和無奈,通過描繪自身的衰老和身體的虛弱,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力和對過去的回憶。與此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未來的渺茫和對命運的無奈。高登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和無奈,引發(fā)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