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靈巖寺 / 作者:李冠 |
疊翠圍僧國,幽棲孰有才。
名高仍可隱,骨俗豈宜來。
花發松香沒,云銷石色回。
何年脫身去,心委像前灰。
|
|
宿靈巖寺解釋: 《宿靈巖寺》是一首宋代李冠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疊翠圍僧國,幽棲孰有才。
名高仍可隱,骨俗豈宜來。
花發松香沒,云銷石色回。
何年脫身去,心委像前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在靈巖寺過夜的情景。靈巖寺被翠綠的山巒環繞,僧侶們在這幽靜的地方修行。詩人思考著,在這樣的僻靜之地,到底有幾個人擁有才華。那些名聲高的人還能夠隱居在這里,而那些凡俗之人又有何資格來此。鮮花開放,松樹的香氣彌漫,但很快就會消失,云彩也在石峰間變幻。詩人自問何時能夠擺脫塵世的紛擾,心靈能夠如同佛像一樣平靜無塵。
賞析:
《宿靈巖寺》通過描繪靈巖寺的幽靜景觀,展現了詩人對僻靜、清凈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通過對綠樹、鮮花、松香、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靈巖寺的寧靜和與世隔絕的氛圍。詩人以此為背景,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漠態度,認為真正有才華的人應該隱居于此,而凡俗之人則不宜前來。詩人通過對時間的思考,暗示了他對離開塵囂、追求心靈寧靜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清凈生活和遠離塵世的向往之情。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對禪宗思想和隱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名利和塵世紛擾的淡泊態度。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覺,表達了對心靈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禪意和哲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