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和人梅詞) / 作者:謝薖 |
江邊一樹。
愁絕黃昏誰與度。
琪樹瓊枝。
不受雄蜂取次欺。
風前望處。
直恐乘風吹得去。
能動詩情。
故與詩人獨目成。
|
|
減字木蘭花(和人梅詞)解釋: 《減字木蘭花(和人梅詞)》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謝薖。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邊一樹,愁絕黃昏誰與度。
琪樹瓊枝,不受雄蜂取次欺。
風前望處,直恐乘風吹得去。
能動詩情,故與詩人獨目成。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一株木蘭花,作者觀察到它的特點和表現出的情感。在黃昏時分,作者孤獨地來到江邊,看到一株孤零零的木蘭花,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憂愁。這朵木蘭花如琪樹上的瓊枝一般美麗,不受雄蜂的侵擾,堅強而獨立。作者在風前凝望木蘭花的地方,擔心它會被風吹走。這朵花具有生命力和詩意,與詩人共同成長,成為詩人的靈感之源。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一朵木蘭花的描寫,以及詩人對其的感悟,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木蘭花寄托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黃昏的意象增強了詩中的凄涼氛圍。木蘭花被描繪成一株堅強而美麗的植物,不受外界干擾,獨立自主。這種形象象征了詩人對自身的追求和詩歌創作的態度。
詩中的"琪樹瓊枝"形容木蘭花的美麗和珍貴,與琪、瓊這兩個貴重的寶石相比。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突出了木蘭花的高潔和獨特。詩中的"風前望處"以及"乘風吹得去"表達了詩人對木蘭花的關切和擔心,它們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己作品的擔心和追求。最后一句"能動詩情,故與詩人獨目成"表達了木蘭花作為一種具有靈性的花卉,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木蘭花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木蘭花作為詩人的靈感之源,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孤獨、堅韌和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生命的贊美,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獨特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