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 作者:黃公度 |
物望唐姚宋,才名漢董晁。
力陣治安策,親際圣明朝。
讜議裨宸極,高文燦斗杓。
鵬程九萬里,一舉接扶搖。
|
|
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解釋: 《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是宋代黃公度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陳景明被召入朝廷任職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物望唐姚宋,
才名漢董晁。
力陣治安策,
親際圣明朝。
讜議裨宸極,
高文燦斗杓。
鵬程九萬里,
一舉接扶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列舉歷代杰出的人物來贊美陳景明的卓越才能和品德。詩中提到的"物望唐姚宋"指的是唐代的姚崇和宋代的文天祥,他們都是以忠誠和才華著稱的賢臣。"才名漢董晁"則指的是漢代的董仲舒和晁錯,他們是以治理國家和諫言直言而聞名的賢臣。通過引用這些歷史上的偉人,詩人將陳景明與他們相提并論,顯示了他在治理國家和提出建議方面的出色能力。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陳景明與圣明朝廷的親近關系。"力陣治安策"表明他在維護治安和制定策略方面具有過人之處。"親際圣明朝"則表達了他與圣明朝廷的親密關系和信任。
詩中還提到了陳景明在朝廷中的貢獻和聲望。"讜議裨宸極"表示他的諫言和建議對國家極為有益。"高文燦斗杓"則暗示他的文采卓越,可以與當時文壇的杰出人物相媲美。
最后兩句"鵬程九萬里,一舉接扶搖"表達了對陳景明的美好祝愿。"鵬程九萬里"意味著他的前程廣闊,能夠駕馭巨大的事業。"一舉接扶搖"則形象地描繪了他能夠一舉成功,登上高位的豪情壯志。
整首詩以贊美陳景明的才華和品德為主題,表達了對他的崇敬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當時社會對賢臣的期望和評價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