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十一伯奉議四首 / 作者:黃公度 |
往者更聲律,公兮獨老成。
馀波及猶子,作賦得虛名。
瘴海三年別,靈巖一夢驚。
歸來訪遺跡,心折涕縱橫。
|
|
挽十一伯奉議四首解釋: 《挽十一伯奉議四首》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哀懷之情,表達了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
詩詞中的“往者更聲律,公兮獨老成”表明了作者曾經與已故的親人共同修習聲律,而如今親人已經離世,只有作者一個人獨自老去。這里的“聲律”指的是詩詞的音律和韻律,可以理解為作者與親人共同追求文學藝術的境界。
詩中提到的“余波及猶子,作賦得虛名”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親人的離世對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虛無,對于所獲得的名譽和成就也感到空虛和無足輕重。這里的“猶子”指的是作者自己,表示作者如同孤獨的孩子一樣,繼承了親人的遺志,但心中仍然感到空虛。
接下來的兩句“瘴海三年別,靈巖一夢驚”描繪了作者離鄉背井的情景。瘴海是指疾病流行的地區,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離開家鄉三年之久。而“靈巖一夢驚”則表明了作者在異鄉的一段奇夢經歷,這個夢驚醒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的兩句“歸來訪遺跡,心折涕縱橫”表現了作者回到故鄉,尋訪親人遺跡時內心的痛苦和悲傷。作者在回鄉時感到心靈上的挫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悲傷的淚水,縱橫交織。
整首詩以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為主題,通過描寫作者個人經歷和情感抒發,表達了對親情、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思考。這首詩的詩意在于喚起讀者對親情和生命的反思,以及對無常和離別的感慨。通過對生命短暫和遺失的思考,作者引發人們對于珍惜親情和把握當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