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 / 作者:黃公度 |
昏昏午汗浹桃笙,醒眼清詩仗友生。
俘馘遙傳泮水捷,琴書初解杏壇盟。
開尊賴有論文酒,舍肉應無遺母羹。
好種桑麻歸杜曲,行藏休更問君平。
|
|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解釋: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是宋代黃公度的詩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昏昏午汗浹桃笙,
醒眼清詩仗友生。
俘馘遙傳泮水捷,
琴書初解杏壇盟。
開尊賴有論文酒,
舍肉應無遺母羹。
好種桑麻歸杜曲,
行藏休更問君平。
譯文:
午后汗水浸透著桃花笙聲迷迷糊糊,
清醒的眼眸中顯現出詩意,友誼生動。
俘虜和戰勝者的消息遠傳至泮水,
琴書初次傳達杏壇之盟。
開啟尊敬靠著論文和酒的力量,
放棄肉體,應當不忘母親的羹湯。
喜歡種植桑和麻,回歸杜曲之地,
行走和隱藏,不再詢問您的安寧。
詩意: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們一起度過的時光。詩人在午后,身體汗濕,聽著桃花笙聲,感到有些昏昏欲睡,但他的眼睛清澈明亮,思緒清晰,激發了他的詩意。他們彼此間的友誼如此美好,仿佛給他們帶來了新生。
詩中提到了俘虜和戰勝者的消息傳到泮水,這可能是指一場戰爭的結果,戰勝者將俘虜送至泮水處。而琴書初解杏壇盟,則表明詩人和友人們初次通過音樂、書籍等方式使友誼更加堅固。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于學術和文化的追求。他感激論文和酒這樣的學術文化產物,使他能夠享受到尊敬和推崇。他舍棄了物質享受,但他相信這樣的選擇不會讓他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桑麻種植和杜曲鄉土文化的喜愛,并表示他將回歸那里,過上寧靜的生活。他希望行走和隱居,不再打擾他人,也不再被外界的紛擾所困擾。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友情和對學術文化的追求。詩人通過描述自己與友人們的時光以及友誼的美好,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贊美。他通過琴書、盟約等象征物,將友誼與學術文化聯系在一起,凸顯了詩人對知識和學問的追求。
詩人在倡導學術文化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家庭的感恩之情。他舍棄物質享受,但對母親的愛和母親的養育之恩卻始終銘記在心,這體現了他對傳統家庭價值的重視。
詩人最后表達了對寧靜生活和鄉土文化的向往。他向行藏休更問君平,表示了他希望過上寧靜的生活,遠離喧囂和紛擾,回歸自然和鄉土文化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友情、學術和家庭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價值觀。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將詩意融入到詩中,使讀者感受到了友情和文化追求所帶來的美好和滿足。這首詩也呼應了宋代文化追求和人文關懷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總之,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友情、學術追求和家庭之愛的主題。詩人通過對這些主題的表達,呈現出對美好生活和寧靜心境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化追求和人文關懷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