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共明月 / 作者:黃公度 |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
雪霜千里色,關塞一時情。
永夜驚烏鵲,中原有弟兄。
清輝憐獨對,良會苦難并。
目斷一天遠,愁隨兩地生。
倚樓何處笛,凄切送殘聲。
|
|
千里共明月解釋: 《千里共明月》是宋代黃公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
雪霜千里色,關塞一時情。
永夜驚烏鵲,中原有弟兄。
清輝憐獨對,良會苦難并。
目斷一天遠,愁隨兩地生。
倚樓何處笛,凄切送殘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夜景,以明亮的月光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離散的思念之情。月光灑在仙人掌上,露珠剛凝結,高空中的月亮格外明亮。遠處的山野在積雪和霜凍的覆蓋下呈現出千里一片的白色,而邊塞上的情景則展現了一種獨特的心境。夜晚的寂靜被驚飛的烏鵲打破,這讓作者想起了遠在中原的親人和朋友。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作者孤獨地思念著,渴望與親人和朋友相聚,但他們卻受苦難所困擾。雙方的目光分隔千里,思念之情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增加。作者倚在樓上,不知哪里傳來凄切的笛聲,似乎在向遠方送別。
賞析:
《千里共明月》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寫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表達作者對遠方親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仙掌上的露珠、高空中的明亮月亮、雪霜覆蓋的千里山野,都營造出了一幅寂靜而美麗的秋夜景象,與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思念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中的烏鵲和笛聲,則通過聲音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的情感表達。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直接而質樸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思念的苦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