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即事二首 / 作者:黃公度 |
席改尊猶在,心閑屐自遲。
角貼欹短樹,風帶罥疏籬。
作難憂胡羯,全生混野麋。
晚來幽意愜,歸路恐多岐。
|
|
山行即事二首解釋: 《山行即事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山行的場景為主題,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和內心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山行的深情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席改尊猶在,心閑屐自遲。
角貼欹短樹,風帶罥疏籬。
作難憂胡羯,全生混野麋。
晚來幽意愜,歸路恐多岐。
第二首:
風帶罥疏籬,初陽動煙霏。
水流春草沒,鶯囀古臺微。
野鹿歸時遠,秋蟬響處稀。
愁來無處遣,攜手共登臨。
詩意和賞析:
這兩首詩以山行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在山行中的思考和情感體驗。
第一首詩以席地而坐,品茶更換杯盞的場景開篇,表現出詩人心境悠閑,對于時間的流逝不急不徐。接著,詩人以垂直的角度貼近傾斜的短樹,以及風帶動搖罥住的疏籬作為景物描寫,展示了山行中的細微而美妙的景致。
詩人在詩中提到了胡羯和野麋,這些表達出了作難和全生混沌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于世事紛擾和人生無常的憂慮與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晚歸時的幽意和歸途的擔憂。詩人感受到了山行帶來的寧靜和滿足,但又擔心回程的道路可能會有多個岔路,暗示了人生的抉擇和迷茫。
第二首詩以風吹過籬笆的聲音和初陽照射下的煙霧為描寫,展現了清晨山行的寧靜和美好。水流草長,鶯囀古臺,表達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自然的美妙。
詩人提到了野鹿遠去和秋蟬稀響,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詩人感到愁苦,但又無處傾訴,于是希望與他人攜手共同登上高山,尋找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整體而言,這兩首詩以山行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自然和時間流轉的思考和感悟,既有對世事紛擾的憂慮,又有對山行所帶來的寧靜和愜意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