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陳夫人卓氏二首 / 作者:黃公度 |
貴不改舊習,老猶遵幼儀。
安貧偕隱者,急義勝男兒。
馀澗河九里,寧馨桂一枝。
秋毫有遺恨,石窌剖封遲。
|
|
挽陳夫人卓氏二首解釋: 《挽陳夫人卓氏二首》是宋代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陳夫人卓氏的形象和品德,表達了對她的懷念和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貴不改舊習,
老猶遵幼儀。
安貧偕隱者,
急義勝男兒。
第二首:
馀澗河九里,
寧馨桂一枝。
秋毫有遺恨,
石窌剖封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挽歌的形式,表達了對陳夫人卓氏的深深懷念和對她高尚品德的贊賞。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貴不改舊習,老猶遵幼儀”強調陳夫人卓氏的高貴身份和她對傳統禮儀的堅守。即使身份顯赫,她仍保持著舊有的習俗和禮儀,頗具品德。
接下來的兩句“安貧偕隱者,急義勝男兒”則表達了陳夫人卓氏安于貧困、與隱士相伴的生活態度。她并不追求富貴,而是以追求正義為急務,她的品德勝過了大多數男子。
第二首詩描繪了陳夫人生活的地方。詩中的“馀澗河九里”意味著她生活在遠離塵囂的山水之間,與自然和諧相處。而“寧馨桂一枝”則展示了她的高潔和純凈,就像寧靜中散發出的一枝桂花。
最后兩句“秋毫有遺恨,石窌剖封遲”表達了詩人對陳夫人卓氏逝去的遺憾之情。詩人深感陳夫人的離去是一種無法挽回的遺憾,就像寶貴的秋毫遺失了一樣,石碑上的文字也無法及時記錄她的事跡。
綜上所述,這首詩通過對陳夫人卓氏高尚品德和生活態度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深懷念和遺憾之情。詩中運用了山水和自然的意象,營造了一種寧靜、純凈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了陳夫人的高尚和獨特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