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余子美春日緩步 / 作者:黃公度 |
道屈時危且茹藜,不妨去魯盡遲遲。
一軒容膝分藍宇,十里攜筇闖麥岐。
杜老皓頭真可惜,陶潛知命更奚疑。
干戈淮上無消息,愁絕南山獨步時。
|
|
和余子美春日緩步解釋: 《和余子美春日緩步》是宋代黃公度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屈時危且茹藜,
不妨去魯盡遲遲。
一軒容膝分藍宇,
十里攜筇闖麥岐。
杜老皓頭真可惜,
陶潛知命更奚疑。
干戈淮上無消息,
愁絕南山獨步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春日緩步間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認為道德在時勢的屈曲中危險,但仍然堅持不妨去魯(指離開塵世)的決心,即使遲遲地去也沒有關(guān)系。他坐在一個小軒里,眺望天空,感覺自己的視野廣闊如藍色的宇宙。詩人攜帶著拐杖,闖過十里麥岐,象征著他追求自由和超然的精神境界。
詩人以杜老(指杜甫)和陶潛(指陶淵明)作對比,表示對杜甫的晚年遭遇感到惋惜,同時認為陶淵明更能明白人生的命運,不會疑慮。在淮河上,戰(zhàn)爭的消息已經(jīng)聽不到了,詩人獨自在南山中徘徊,感到孤獨和憂愁。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xiàn)了黃公度對人生和境遇的思考,以及對道德和自由的追求。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的象征性描寫,通過對比和對話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主題。詩人以自己的視角和感受,展示了對世事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獨特,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