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陳宜中攜詩見防 / 作者:黃公度 |
朝來乾鵲啅檐牙,昨夜燈開送喜花。
好事寧期貴公子,攜詩肯訪野人家。
客愁到此逢寒食,薄宦羈人屢歲華。
載酒他年問奇字,故園歸去老桑麻。
|
|
次韻陳宜中攜詩見防解釋: 《次韻陳宜中攜詩見防》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朝來乾鵲啅檐牙,
昨夜燈開送喜花。
好事寧期貴公子,
攜詩肯訪野人家。
客愁到此逢寒食,
薄宦羈人屢歲華。
載酒他年問奇字,
故園歸去老桑麻。
【中文譯文】
早晨,乾燥的鵲鳥啄動著屋檐的瓦片,
昨夜,燈火照亮了喜悅之花。
美好的事情何需等待尊貴的公子,
帶著詩篇,愿意到野人的家中拜訪。
作為客人,我來到這里,碰巧逢上寒食節,
身處微薄的官職,流連于世間的光華歲月。
將來,我會攜帶美酒再來探詢奇特的言辭,
回到故鄉,老去時種植桑樹和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黃公度拜訪陳宜中的情景。詩人在清晨的時候,聽見屋檐上的烏鴉啄動聲,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了。前一晚的燈火照亮了喜悅之花,預示著吉祥的事情即將發生。詩人表示自己并不需要等待尊貴的人物,他愿意攜帶自己的詩篇去拜訪平凡的野人。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摯友誼和人情的珍視,不計較身份和地位的高低。
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作為客人到達這里時,碰巧逢上了寒食節。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祭祀祖先、掃墓和野餐。詩人將自己置身于微薄的官職,感嘆人世間的光華歲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人希望將來能夠攜帶美酒再次拜訪,探索奇特的言辭,尋找更多的人生智慧。而當他回到故鄉時,他將老去,種植桑樹和麻,過上寧靜的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情、人情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故鄉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對鵲鳥啄動和燈火照亮的描繪,增添了生動感和意境,使整首詩詞更加富有情感和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