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宋永兄春日閑居 / 作者:黃公度 |
負郭濃春事,高齋辟曉關。
晴云浮越嶠,芳草接荊蠻。
祿薄難長飽,才微分久閑。
年華兵甲里,吁駭鏡中顏。
|
|
和宋永兄春日閑居解釋: 《和宋永兄春日閑居》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詩人與朋友宋永在春日閑居的相聚為題材,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個人命運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負郭濃春事,高齋辟曉關。
晴云浮越嶠,芳草接荊蠻。
祿薄難長飽,才微分久閑。
年華兵甲里,吁駭鏡中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物情感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與朋友在春日靜謐的居所相聚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易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春日的濃郁景致,詩人背負著春天的喜悅而來,高高地居住在一座山嶺上,清晨迎著第一縷陽光。晴朗的云彩飄浮在高山之間,猶如飛越峭壁,而郊外的芳草則連綿不絕地延伸到遙遠的荊蠻地區,形成一幅和諧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人提到自己的祿位微薄,難以維持豐盈的生活,而他的才華又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長時間處于閑散無為的狀態。這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不滿,也暗示了社會的局限和命運的無常。
最后兩句揭示出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惋惜之情。他提到自己的青春時光被戰亂所吞噬,年華消逝在戰火與戰爭中,同時也在歲月的流轉中,詩人對自己的容貌發出嘆息。這一切都在鏡子中映照出來,使詩人感到驚訝和不安。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命運無常的思考。詩人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表達了對生活中不可逆轉的變遷和個人境遇的無奈,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身存在的疑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