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翠峰寺西軒 / 作者:黃公度 |
寂寂春葩映短墻,半山松竹奏笙簧。
無情幽鳥背人去,不慣村童笑客狂。
|
|
題翠峰寺西軒解釋: 詩詞:《題翠峰寺西軒》
朝代:宋代
作者:黃公度
寂寂春葩映短墻,
半山松竹奏笙簧。
無情幽鳥背人去,
不慣村童笑客狂。
中文譯文:
靜謐的春花倚短墻,
半山的松竹奏起笙簧。
無情的幽鳥背離人群,
不習慣鄉村孩童嘲客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翠峰寺的西軒景象。春天的花朵在寂靜中倚靠在矮墻上,半山的松樹和竹子奏起了悠揚的笙簧聲。然而,一只無情的幽鳥卻飛離了人群,不再理會人們的存在。詩中還表達了村童對陌生客人的戲弄與嘲笑。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與自然的互動。春花映短墻,展現了生命力勃發的春天景象,同時也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半山的松竹奏出笙簧聲,使人聯想到山間的清幽與寧靜,給人以絲絲涼爽之感。然而,詩中的幽鳥卻背離了人群,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獨立自由的意味。最后兩句則揭示了村童對陌生客人的態度,展示了鄉村孩童天真率直的性格。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村童與客人的對比,也體現了作者對純真與世俗之間的沖突和對自由的向往。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寧靜、超然和自由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人生、自然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