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安溪道中 / 作者:黃公度 |
雞豚殆盡官車過,豺虎猶存野老愁。
萬一皇恩更寬大,會令戈甲變耡耰。
|
|
行安溪道中解釋: 《行安溪道中》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走在安溪道中,官車過去后,雞豚幾乎消失殆盡,但野外仍然存在著豺虎,這使得老者心生憂愁。如果皇恩更加寬厚,那將會使得戰爭變得平和,戈甲變成農耕的工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安溪道中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戰亂帶來的苦難和對和平富裕的向往之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痛心與憂慮,同時對和平的渴望和期待也透過詩詞流露出來。
詩詞中的雞豚幾乎消失殆盡,豺虎仍然存在的描寫,暗示著戰亂帶來的災難已經使得人們的生活貧困不堪,社會秩序的破壞也導致了野獸的肆虐。而老者的愁苦則體現了老百姓對戰亂的痛心和無奈。
然而,詩詞的后半部分卻帶有一絲樂觀的色彩。它暗示著如果皇恩更加寬厚,將會帶來和平與繁榮,甚至使得戰爭的武器變成農耕的工具,象征著社會的安定與國家的富饒。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厭倦和對和平的向往之情,通過對戰亂和和平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動蕩的憂慮以及對安定繁榮的期盼。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詩意,同時也讓讀者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