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章守三詠·右清心堂 / 作者:黃公度 |
千里有馀刃,一堂聊賞心。
庭虛延遠吹,檐敞受繁陰。
休吏簾初下,忘懷機自沉。
人間足塵土,無路到清襟。
|
|
和章守三詠·右清心堂解釋: 詩詞:《和章守三詠·右清心堂》
朝代:宋代
作者:黃公度
千里有馀刃,一堂聊賞心。
庭虛延遠吹,檐敞受繁陰。
休吏簾初下,忘懷機自沉。
人間足塵土,無路到清襟。
中文譯文:
千里之外仍有余馀之刃,一室中可以盡情陶醉于內心。
庭院的空曠延綿,微風吹拂,屋檐寬敞,接納著繁密的陰影。
官員們已經放下了簾幕,心思沉浸其中,忘卻了外界的紛擾。
塵土撲面而來,世間的塵埃無法觸及內心的清凈,無法通往內心的純潔之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自在的畫面,詩人通過對清心堂的描繪,抒發了對清凈心境的向往和追求。在這個紛擾的塵世中,清心堂成為了他心靈的避風港,使他能夠遠離喧囂和煩惱,沉浸于內心的寧靜之中。庭院的空曠和微風的吹拂,使得他的心靈得以舒展和放松,屋檐的寬敞接納著繁密的陰影,為他提供了一片清涼的遮蔽。詩中提到的官員放下簾幕,忘卻世事,表達了對于追求心靈寧靜的向往。然而,詩人也意識到,現實世界的塵埃無法觸及內心的清凈,無法真正通往內心的凈土。這是對世俗之困擾的感慨,同時也是對心靈追求的堅持。
賞析:
《和章守三詠·右清心堂》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內心寧靜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通過對清心堂的描繪,詩人展現了一種對心靈凈化的追求,表達了對煩惱和紛擾的厭倦。詩中的意象生動而質樸,庭院的空曠和微風的吹拂,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受,清心堂成為了一個心靈棲息的地方。然而,詩人也坦然面對現實世界的不完美,世間的塵埃依然存在,無法真正觸及內心的清凈。這種矛盾的存在使得詩詞更加豐富和深刻,展示了詩人對于內心追求的堅持和現實的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對清心堂的描寫,給人以寧靜、舒適和希望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