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迓泉守晚宿囊山 / 作者:黃公度 |
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
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
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
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
|
|
迓泉守晚宿囊山解釋: 《迓泉守晚宿囊山》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林、秋風和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名利繁忙生活的厭倦與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詩中描繪了山林的景色,"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通過描寫傾斜的山木和吹動客人衣袂的秋風,展現了山林的靜謐和秋天的涼爽。接著,詩人描述了夜晚的場景,"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描繪了露珠的寒冷和天空中稀疏的星宿,增加了夜晚的寂靜感。
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選擇了守晚宿囊山,遠離塵囂的生活。"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表達了詩人遠離喧囂城市,置身于高樓之中,聽到遙遠鐘聲的隱約,看到燭光微弱的倒影。這些描寫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寧靜。
最后兩句"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表達了詩人對于多年奔波追求名利的疲憊和對名利的領悟。詩人在感嘆歲月的流逝中,意識到名利并非人生的終極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追求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意象描繪了山林和夜晚的景色,通過對自然的描繪來表達了詩人對喧囂生活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傳達了人們對于內心寧靜與追求真正價值的重要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