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建安戲用林碧山韻) / 作者:劉將孫 |
正好花時,忽辦得、匆匆來去。
道一往無情,卻又別顰愁嫵。
四海云鬟高樣髻,長思紅袖□分路。
怪近來、不怨客氈寒,嬋娟誤。
黃花約,終難據。
曾未肯,清園住。
只晝思夜夢,淺斟低訴。
蓮子擘開誰在薏,徐娘一笑來何暮。
又爭知、寂寞白頭吟,寒機素。
碧山建人,仕建安,詞中云鬟紅袖,皆建近景,蓮薏徐何,皆建故有名妓,戲存其姓名,知者可一笑也。
|
|
滿江紅(建安戲用林碧山韻)解釋: 《滿江紅(建安戲用林碧山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將孫。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建安戲用林碧山韻)
正好花時,忽辦得、匆匆來去。
道一往無情,卻又別顰愁嫵。
四海云鬟高樣髻,長思紅袖□分路。
怪近來、不怨客氈寒,嬋娟誤。黃花約,終難據。
曾未肯,清園住。
只晝思夜夢,淺斟低訴。
蓮子擘開誰在薏,徐娘一笑來何暮。
又爭知、寂寞白頭吟,寒機素。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
正是花開的時候,突然有事,匆忙地來去。
雖然說一去無情,但還是別有愁嫵之意。
四海的美女們把頭發盤成高髻,長久思念紅袖分離的路。
奇怪近來,不怨客寒的氈席,美人誤了嬋娟的約定。黃花的約定,終究難以兌現。
曾經不愿意,住在清園里。
只白天思念,夜晚做夢,淺斟低訴。
蓮子一瓣瓣地開放,誰在薏米旁邊?徐娘一笑,來到何時的黃昏。
又爭取得知道,寂寞的白發吟唱,冷機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愛情故事的情感細節。詩人以詩情畫意的語言,表達了對紅袖分離的思念之情。
詩詞開篇描述了正值花開時節,作者忽然有急事而匆忙來去的情景。接著,他表達了自己一去無情的態度,但卻又流露出別有憂愁的情感。四海的美女們將頭發盤成高髻,長久思念著紅袖離別的路途。作者感嘆近來的變故,不怨恨客寒的氈席,卻是美人誤了嬋娟的約定,黃花的約定最終難以實現。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曾經不愿意住在清園里的想法。他白天思念,夜晚做夢,淺斟低訴。在詩的最后幾句中,蓮子一瓣瓣地開放,詩人好奇地問誰在薏米旁邊,徐娘一笑,來到何時的黃昏。詩人又爭取得知道,寂寞的白發吟唱,冷機素。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紅袖分離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花開的時節為背景,通過對美人云鬟、紅袖分離等細節的描寫,展示了愛情的苦悶和對失去的留戀之情。同時,詩中還滲透了對寂寞歲月和白發蒼蒼的悲涼感受。整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愛情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需要說明的是,詩中提及的"云鬟"、"紅袖"、"徐娘"等名詞,都是建安時期的知名妓女,而"碧山"則是劉將孫的官職和謚號,詩中的這些人物和事物都是以建安戲劇為背景,借用了那個時代的元素來構建詩詞情境。對于熟悉建安時期戲劇和文學的人來說,這些名詞會增添一些笑料和趣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愛情的思念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它展示了詩人劉將孫對紅袖分離的痛苦情感,同時借用建安戲劇的元素,為詩詞增添了一些趣味和幽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