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女迎春慢(柳) / 作者:彭元遜 |
淺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煙無雨。
葉底妖禽自語。
小啄幽香還吐。
東風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誤。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黃翠千縷。
看臨小帖宜春,填輕暈濕,碧花生霧。
為說釵頭裊裊,系著輕盈不住。
問郎留否。
似昨夜、教成鸚鵡。
走馬章臺,憶得畫眉歸去。
|
|
玉女迎春慢(柳)解釋: 玉女迎春慢(柳)
淺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煙無雨。
葉底妖禽自語。
小啄幽香還吐。
東風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誤。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黃翠千縷。
看臨小帖宜春,填輕暈濕,碧花生霧。
為說釵頭裊裊,系著輕盈不住。
問郎留否。
似昨夜、教成鸚鵡。
走馬章臺,憶得畫眉歸去。
中文譯文:
玉女輕撫著春天的臉龐,像文人逢年過節,輕輕地拂去慢慢散去的淡煙,但卻并沒有下雨。
樹葉底下的神奇鳥獸自言自語。
小鳥啄吃著幽香,將幽香吐出。
東風經過千辛萬苦,怕被踏青的人們所誤解。
清明和寒食節過去了,渡江渡過去,一片黃金色和翠綠色的景象。
看著宜春的小提示,填充著輕微的濕潤感,碧綠的花生霧籠罩著。
為了告訴你釵頭輕盈飄逸,不停地抖動。
問郎留下來了嗎?
就像昨晚一樣,讓他成為我們的鸚鵡。
馬兒快快地跑向章臺,憶起畫眉去的樣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淺入新年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春天的來臨和踏青的季節氣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細節和動物的行為,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刻畫出了春天的喜慶和生機。東風辛苦一瞥,折射出春天帶來的美好,而清明和寒食的節日則呈現出傳統的習俗和文化特色。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富有詩意的春天景象,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獨特魅力。同時,詩人還通過描寫釵頭輕盈飄逸和畫眉的離去,表達了對已逝時光的懷念和對愛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細膩,形象生動,展現了宋代的獨特文化氛圍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