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 / 作者:彭元遜 |
東洲游伴寄蘭苕。
人日晴時不用招。
微雨來看楊柳色,故人相遇浴龍橋。
愁如春水年年長,老共東風日日消。
幾欲作箋無可寄,雙魚猶自等歸潮。
|
|
瑞鷓鴣解釋: 瑞鷓鴣,從字面上看,瑞指祥瑞,鷓鴣則是一種美麗的鳥類,整首詩以瑞鷓鴣作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洲游伴寄蘭苕。
人日晴時不用招。
微雨來看楊柳色,
故人相遇浴龍橋。
愁如春水年年長,
老共東風日日消。
幾欲作箋無可寄,
雙魚猶自等歸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東洲游歷時,忽然想起了同游的朋友,于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詩人說,如果碰巧在晴天的時候見面,就不用特意去招呼了。當微雨來臨時,可以看到陽光下楊柳的美麗。詩人和朋友在浴龍橋相遇,仿佛如同春水一般,年復一年,愁緒日漸加深,詩人感慨自己和朋友都已經老去,像東風一樣日日逝去。詩人想要寫信寄給朋友,但無可送之物,只能將雙魚投入歸潮之中,寄托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字數不多,但卻能夠表達出深深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詩人抒發了內心的憂愁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采用了一些比喻手法,如將友人比作楊柳、將自己的憂愁比作流動的春水等,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整首詩以不同的景物變化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