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錢湖 / 作者:王應麟 |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
|
東錢湖解釋: 《東錢湖》是宋代詩人王應麟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詩意:
《東錢湖》描繪了東錢湖的美景和其中的神奇之處。詩人通過湖水的平靜、湖草的綠色,描繪了東錢湖宛如一片空明之地,船只駛入其中宛如飛行。在夜晚,月光照射在湖波上,如銀浮動的鏡子;春天,煙霧繚繞的島嶼猶如一幅繡屏。在東錢湖旁,有著丞相的祠堂,古老的柏樹在其中顯得格外莊重;在讀書臺上,唯有啼鳥的聲音回響。每年謝豹花開的日子,仍會有游人前來欣賞。
賞析:
《東錢湖》以簡練的筆墨展現了詩人對東錢湖的深深喜愛之情。通過具象的描寫,詩人將美景展示在讀者眼前,以湖水、湖草、月波、霞嶼等豐富的形象,塑造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湖景圖。詩中揭示了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的和諧共生,丞相祠前的古柏與讀書臺上啼鶯的形象,更加顯示了人與自然互為交融的美妙意境。詩人以“豹花開”的形象,隱喻著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然而即使歲月更迭,東錢湖仍然吸引著游人前來,這體現了東錢湖的永恒美麗和吸引力。整首詩以景寫情,以景抒懷,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詩人對東錢湖的無盡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