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暮海上作 / 作者:孟浩然 |
仲尼既已歿,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為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
|
歲暮海上作解釋:
詩詞:《歲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歿,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為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中文譯文:
孔子既已逝去,我也漂浮在海上。
天黑時看到北斗星的柄開始轉動,才意識到歲星已經改變。
蕩漾的船隨波逐流,垂釣不需要等待。
我想問問那個乘坐船筏的人,青藍的滄洲上還有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歲末的海上漂泊的心境和感慨。
詩的開頭提到孔子已經逝世,而作者自己則感到自身如同漂浮在海上,孤獨無依。接著,作者在天黑時看到北斗星的柄開始轉動,這象征著歲星的改變,使他意識到時光已經過去,歲月易逝。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在海上的狀態。他的船隨波逐流,隨波而行,沒有特定的目的地;他垂釣的動作也不需要等待特定的時機,隨心所欲。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的向往和隨遇而安的態度。
最后兩句是作者對正在乘坐船筏的人以及滄洲的情況的詢問。滄洲是一個廣闊的藍色海島,作者想知道在那里是否還有其他人存在,是否還有人能夠分享他的孤獨和無依。
整首詩以描寫作者在海上的漂泊和追問為主題,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和孤獨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由和隨遇而安的向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