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父詞/漁父 / 作者:惠洪 |
講虎天華隨玉麈。
波心月在那能取。
旁舍老僧偷指注。
回頭覷。
虛空特地能言語。
歸對學徒重自訴。
從前見解都欺汝。
隔岸有山橫暮雨。
翻然去。
千巖萬壑無尋處。
|
|
漁父詞/漁父解釋: 《漁父詞/漁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惠洪。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父詞/漁父
虎天華隨玉麈,
波心月在那能取。
旁舍老僧偷指注,
回頭覷。
虛空特地能言語,
歸對學徒重自訴。
從前見解都欺汝,
隔岸有山橫暮雨,
翻然去。
千巖萬壑無尋處。
譯文:
漁父拿著玉麈,隨虎天華而行,
海浪中的月亮怎么能捕捉。
旁邊的老僧偷偷指點,
回頭望著。
虛空似乎有能言之地,
回家對學徒重新訴說。
從前的見解都欺騙了你,
對岸有座山,被暮雨橫掃,
突然離去。
千山萬壑無處可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父的景象,通過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一種禪宗的境界和哲理。虎、天華、玉麈、波心月等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感悟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中的漁父拿著玉麈,可能象征著他在世俗的漁事中保持著純凈和高尚的心靈。而虎天華可能指的是虎的皮毛,象征著世俗的虛幻和繁華。詩人通過這種對照,表達了對物質世界的超脫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詩中提到的老僧和學徒,可以理解為詩人自己的心靈導師和自己的內心對話。虛空特地能言語,說明詩人在尋求真理和智慧的過程中,通過對內心的反思和對話,得到了一些啟示和領悟。
最后兩句描述了對岸有山,被暮雨橫掃,意味著詩人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進入了未知和陌生的境地,千山萬壑無處可尋,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迷茫。整首詩以漁父和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追求真理和超越物質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