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 作者:孟浩然 |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筿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
|
嶼贈白云先生王迥解釋:
詩詞:《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筿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中文譯文:
水面上漂浮著清澈的江水,水落下來沙洲出現。
回環的潭水下很深,綠竹叢密密地長在岸邊。
鮫人悄悄地潛藏,漁父自由自在地唱歌。
回憶起與你分別的時候,泛舟的感覺像是昨天。
夕陽展開反射的光芒,坐在船中的興致不止一種。
向南望望鹿門山,回來后的懊悔如同失去了什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作品。詩人以水、山、舟、人等元素描繪了一幅江湖景色,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歸來的懊悔之情。
詩中以清水江、沙嶼、回潭、石、綠筿、岸邊等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緒。清水江水悠悠流淌,沙洲隨著水位的變化而現身,回潭深邃,綠竹叢密,給人以靜謐、幽深的感覺。這些景物的描繪為后面的情感渲染打下了基礎。
詩中提到了鮫人和漁父,鮫人潛藏不見,漁父卻自由自在地唱歌。這兩個形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內心感受。鮫人代表著詩人自己,隱喻了他的思念之情,而漁父則象征著世俗的紛擾和快樂。通過這種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矛盾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懷念與親密的人分別的情景,他回憶起與那人分別時的場景,感覺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夕陽的倒影使他興致勃勃,坐在船中欣賞美景,心情愉悅。然而,當他向南望望鹿門山時,回憶起那段離別的經歷,懊悔之情涌上心頭,猶如失去了什么寶貴的東西。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膩、深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同時,詩人通過對比鮫人和漁父的形象,表達了離別時的矛盾心情。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